淮安市淮安区中医院肝病科
淮安肝病120网|骆稚平主任医师|淮安市楚州区中医院肝病科
专家论文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论文

重视中国特色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研究

作者:范建高 管又飞 来源: 日期:2013-4-7 20:43:01 人气: 标签:

【关键词】脂肪肝;   高脂血症;   中国人
Strengthen researches on hyperlidaemia and fatty liv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N Jian-gao, GUAN You-fei
【Key words】Fatty liver; Hyperlipidemia; Chinese
【First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Xinhua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92, China
Email: fanjiangao@gmail.com

脂代谢紊乱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损害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约有3亿脂代谢紊乱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其两大表型,两者相互影响并常合并存在,共同促进肝硬化、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以NAFLD为中心的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3]。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过度,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正呈低龄化和大众化流行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及稳定。深入研究高脂血症NAFLD发病及转归机制以及寻找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的靶点是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一、我国高脂血症脂肪肝流行病学特点
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西化以及多坐少动生活方式的流行,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愈来愈多[4-6]。当前我国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虽然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国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发病率增长迅速,并且主要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不伴肥胖的NAFLD。我国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12%)显著高于高胆固醇血症,成人NAFLD患病率在过去的10年间呈倍增长,现已高达15%以上[1-2]。尽管酒精滥用和嗜肝病毒感染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是目前我国日益增多的脂肪肝主要是与超重和血脂紊乱密切相关的NAFLD(约占90%)[2]。与欧美人种不同的是,东方人在相同人体质量指数(BMI)情况下有更多的体脂含量,成年后体质量和腰围轻度增加就可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BMI和腰围正常的高脂血症和NAFLD常见,50%的NAFLD患者BMI < 25 kg/m2,高达25%的患者BMI < 23 kg/m2 [2,7]。
二、我国高脂血症脂肪肝危害的特殊性
NAFLD通过加剧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炎症以及氧化应激,与肥胖和血脂紊乱共同促进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然而血脂紊乱和(或)NAFLD患者的预后转归并不完全相同。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平均BMI及其肥胖和NAFLD患病率在全球遥遥领先,但近10余年来,这些国家成人收缩压和血液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心脑血管疾病残疾和死亡亦得到很好控制,而经济收入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血压、血脂与BMI同步增加,NAFLD和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幅显著,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高脂血症脂肪肝相关的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在欧美人种主要是冠心病而在中国,则主要为脑卒中[1,8]。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NAFLD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移植的重要原因;而在中国,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和台湾,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癌非常少见。此外,慢性HBV感染似乎与高脂血症和NAFLD呈负相关,而合并肥胖性脂肪肝的慢性HBV感染者似乎有更高的HBsAg转阴率。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脂代谢紊乱疾病的转归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种及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有遗传易感性与营养因素以及感染等环境因素的特殊性,探讨东西方人种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其转归的差异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三、我国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研究现状
目前,高脂血症脂肪肝研究主要是孤立关注血脂或脂肪肝本身而非全身与肝脏兼顾,多以肝脏或肝外组织单一器官为研究重点而忽视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现有研究的难点包括:(1)缺乏大样本、有长期随访资料、诊断明确且设计良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乏对高危人群及其不同预后转归早期识别的准确指标;(2)人群干预上缺乏科学的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指导;(3)发病机制上就各种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系统深入研究,1998年Day等所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难以解释临床现象;(4)在NAFLD的诊断及疾病分型上缺乏取代肝活组织检查的无创指标或模型;(5)在NAFLD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上至今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我国对脂代谢紊乱的研究在国际上虽有影响和特色但并无重大发现和学术贡献,并且存在一些特殊问题:(1)多数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仅是跟随国际趋势,而没有从我国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中很好地凝练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问题;(2)一些有价值的基础科研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实践。
四、我国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研究方向
针对我国脂代谢紊乱的疾病谱及发病特点,从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问题;提出创新性科学假说;利用我国已初步形成的全国性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联合开展高脂血症和NAFLD转化性基础研究是解决我国日益增加的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所造成的健康威胁的关键。最近,管又飞教授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中国脂代谢紊乱的研究团队联合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该团队计划就以下六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识别高脂血症脂肪肝的高危人群,研究内容包括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分子及表观遗传学基础和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婴幼儿期环境因素对高脂血症脂肪肝的远期影响及其机制;(2)环境因素对国人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病的影响,主要研究膳食营养结构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营养膳食因子和生活方式影响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病的机制以及营养和运动干预在高脂血症脂肪肝防治中的作用;(3)炎症在肝脏脂代谢紊乱发病中的作用,主要研究膳食营养因子和运动对代谢性炎症发生的影响、代谢性炎症反应调控的重要因子以及炎症反应影响脂代谢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4)肝脏脂代谢稳态机制及器官对话,主要研究代谢性核受体对肝脏脂代谢的转录调控作用、脂肪组织-胰岛-肝脏调节轴对脂代谢稳态的影响以及脂肪肝的基因组、蛋白组及脂组学研究;(5)脂质重分布促进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主要研究脂肪组织脂代谢异常与肝脏脂质异位沉积的关系、肝脏脂质摄取异常在体内脂肪重分布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肝细胞内脂质重分布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6)高脂血症脂肪肝发展和转归的生物标志物及机制,主要筛查高脂血症脂肪肝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生物标志物,建立NAFLD疾病分期的无创诊断体系并阐明其向肝硬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不同转归的机制。旨在通过这些研究阐明我国脂代谢紊乱特有的病因和易感基因,明确我国膳食结构中致病性和保护性营养因子,发现现代生活方式促进脂代谢紊乱的机制,以及建立预测中国人脂肪肝、高脂血症发展和转归的无创评估体系。
总之,通过对国际上高脂血症和NAFLD研究的热点分析并结合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来凝练科学问题,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遗传与表观遗传以及代谢性炎症这三大诱因入手,利用分子、细胞、模式动物、高血脂症和NAFLD患者及人群队列,系统探讨脂质异位沉积和肝脏脂代谢稳态失衡的机制,明确高脂血症和NAFLD发生、发展及不同转归的预测因素,从而挑战国际研究难点并提出“脂质重分布”及“内脏器官对话”等新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的科学问题,为我国高脂血症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Joint committee for developing Chinese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 Chinese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 Zhonghua Xinxueguanbing Zazhi, 2007, 35: 390-419. (in Chinese)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390-419.
[2]Fan JG, Farrell GC.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ina. J Hepatol, 2009, 50: 204-210.
[3]Cao HX, Fan JG. Editorial: Fatty liver disease: a grow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J Dig Dis, 2011, 12: 1-2.
[4]Wu JY, Duan XY, Li L, et al. Dyslipidemia in Shanghai, China. Prev Med, 2010, 51: 412-415.
[5]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10, 362: 1090-1101.
[6]Gu D, Reynolds K, Wu X, et al.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verweight among adults in China. Lancet, 2005, 365: 1398-1405.
[7]Fan JG, Saibara T, Chitturi S, et al.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and settings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sia-Pacific?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 794-800.
[8]Anand SS, Yusuf S. Stemming the global tsunami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Lancet, 2011, 377: 529-532.

(收稿日期:2011-07-04)
(本文编辑:黄晨)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杂志版权